•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农业研究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新闻动态
  • 专家简介
    • 耐盐碱新种质选育
    • 盐碱地土壤提质增效
    • 盐碱地高效智慧种植
    • 盐碱地农田生态维护
    • 盐碱地农产品品质分析与加工
  • 智慧园区
    • 盐碱地农田绿色防控
    • 盐碱地水盐肥动态长期监测
    • 盐碱地育种
    • 盐碱地作物智慧种植
  • 科研团队
    • 耐盐碱新种质选育
    • 盐碱地土壤提质增效
    • 盐碱地高效智慧种植
    • 盐碱地农田生态维护
    • 盐碱地农产品品质分析与加工
  • 科研成果
  • 研究院信箱
首页 >专家简介 > 耐盐碱新种质选育

耐盐碱新种质选育

  • 耐盐碱新种质选育
  • 盐碱地土壤提质增效
  • 盐碱地高效智慧种植
  • 盐碱地农田生态维护
  • 盐碱地农产品品质分析与加工

李保华

    2024-09-02 10:49:24           浏览数:0

  植物病理学博士,青岛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山东省高等学校植物病理学重点学科首席专家,山东省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植物病害流行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植物保护》杂志编委。曾获山东省优秀教师,青岛农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教学能手,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为解决中国苹果病虫害的防控问题,通过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技术推广部门为全国苹果产区果农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深受基层技术人员与果农的欢迎。

  长期从事果树病害诊断、流行和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发现并命名了“苹果炭疽叶枯病”和“苹果痣状疮痂病”;发现苹果轮纹病菌在苹果枝干上能诱发病瘤、溃疡和干腐三种症状,将苹果轮纹病和苹果干腐病统一为一种病害;提出植物病害侵染测报的理论与技术,用于苹果和梨锈病和黑星病流行测报,准确率达80%以上;明确造成中国苹果早期落叶的主要病害是褐斑病,研发了褐斑病的防控技术规程,有效控制了苹果主产区早期严重落叶的现象;证实苹果腐烂病菌可从剪口侵染木质部,于第2-4年诱发皮层腐烂的侵染模式;研发了套袋苹果病虫害“164”综合防控模式,提高了病虫害的防控效果,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40%以上;制定苹果枝干病害“清护健治”防控策略与方案,遏制了轮纹病和腐烂病的扩展蔓延;发明了果树苗木“包衣”处理技术,切断了病虫害从苗圃到果园的传播,保护幼树,防止病虫的侵害。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神农中华科技进步奖1项,地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制订行业标准1个,地方标准3个,获专利授权15件;以责任作者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
 

 

  • 上一篇: 董春海
  • 下一篇: 李鼎立

Copyright 2008 青岛农业大学版权所有 Ver 6.5 鲁ICP备1302853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104号
地址:  邮编:266109  电话:   站长统计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