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3 09:05:17 浏览数:0
青岛农业大学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农业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学校响应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与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共建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院以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为宗旨,致力于盐碱地综合利用研究,推动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自2020年与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签署共建协议以来,研究院已发展成为集科研、教学、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2022年,研究院正式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标志着研究院在盐碱地农业研究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23年获批东营市盐碱地油料作物种质资源鉴定与应用重点实验室;2024年获批东营市障碍土壤监测与修复技术创新中心。
研究院拥有1000亩的试验基地,依托农业农村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农业综合试验基地,积极建设盐碱地育种平台、盐碱地水盐肥动态长期监测平台、耐盐碱作物智慧种养平台和盐碱地农田绿色防控平台,已建成高标准育种加速器、梯度盐池、高通量作物表型组学获取系统、种植隔离池、植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测系统、高品质园艺作物绿色生产设施、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农业物联网系统等科研设施,为盐碱地农业的科学研究和团队试验示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研究院聚焦盐碱地育种、土壤提质增效、高效智慧种植、农田生态维护、农产品品质分析与加工等方向,组建了38支科研团队,汇聚了超过200名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和科技攻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目前,研究院开展的各级各类课题超过10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0项,省级项目65项;种植主要农作物、油料作物、牧草植物、果蔬作物、园林花卉等合计370个品种,收集种质资源32700余份,创制新品种(系)170余个。2023年发表SCI论文23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3项,申请专利25项;授权软件著作权3项;申请植物新品种6项;制定各类标准4项。
研究院积极注重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推进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目前研究院常驻研究生超过60人,每年毕业涉及盐碱地农业研究生20人以上;通过与企业、政府部门的合作,不断推进科技小院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和研究机会;积极通过各种形式对外交流对接,为各单位学习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提供场地和实例素材。
研究院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多次获得荣誉表彰。2023年2月,研究院荣获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科技攻关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3年10月,在第四届黄河流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中宣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中,对我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就进行了宣传,多次被中央、省市各级媒体报道。
未来,研究院将继续深化盐碱地农业的科研、示范和推广工作,与国内外同行、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开展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盐碱地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为实现盐碱地的绿色开发和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Copyright 2008 青岛农业大学版权所有 Ver 6.5 鲁ICP备1302853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104号
地址:  邮编:266109  电话:   站长统计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