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2 17:23:46 浏览数:0
针对盐碱地高粱出苗率低、产量低的问题,收集具有不同特点的高粱种质材料,利用常规育种手段创制耐盐碱新种质,并结合水肥调控技术,开展高粱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解决盐碱地高粱产业链健康发展问题。
一、团队介绍
团队负责人:郭彦军
团队成员:赵龙刚、熊王丹、王波、丁兰兰
二、研究进展
1、针对黄河三角洲耐盐作物和草食畜牧业发展的需求,搜集了500余份高粱种质资源,进行了耐盐性评价和盐碱地生产性能评价,筛选出耐盐高粱种质25份。
2、筛选出一种可有效降低高粱青贮饲料氢氰酸含量的黑曲霉,解决了糯高粱青贮饲用的瓶颈问题,有效的拓宽了糯高粱秸秆的加工利用途径。该技术已获批专利1件“一种降低再生糯高粱青贮饲料氢氰酸含量的方法” (编号:ZL202210778660.7)。
3、筛选出一种提高盐碱地高粱出苗率的种子引发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盐碱地板结影响高粱出苗的技术难点。该项技术正在申请专利。
4、在高粱全产业链发展方面,从品种选育、高产栽培、品质分析、酿酒工艺研发等方面开展研究,注册白酒商标1个(虹子酿)。
三、研究展望
1、继续进行高产耐盐优质酿饲兼用高粱选育研究工作;
2、集成盐碱地酿饲兼用高粱绿色高效栽培-加工利用一体化技术,进行示范与推广。
Copyright 2008 青岛农业大学版权所有 Ver 6.5 鲁ICP备1302853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104号
地址:  邮编:266109  电话:   站长统计   意见反馈